即便外面如何用“帝国”来形容万达,王健林明白,商业从来就不是护身符,更遑论升官晋爵之道了
文|本刊记者杨婧
【中国企业家网】许多企业家一生最大的战略性敌人就是体制,这是他们不可不博弈的“墙”。
好在有一些企业家知晓“墙”的力量,相信,即使商业上的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在“墙”内也会实现商业梦想,亦相信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
我好奇的问题是,在现实之下,中国的企业家要不是官,要不是商。体制下的亦官亦商需要上下通达,更高的权谋与手段。为此,中国的企业家准备了几十年,可许多案例得到了残酷的结论:商业巨大成功也不可能代替很深的权脉背景。这是“墙里人”的宿命。在这样的疑问下,我更大的好奇是,为什么有的人是“墙外人”,但同样有分寸地与体制打交道?比如说,万达的王健林。
我尝试着总结了原因。重要的是,王健林不神化王健林,万达也不会将自己神话,万达甚至拒绝给自己贴标签。
《中国企业家》最近一期封面讲了万达顺势而为的故事,这个“势”不仅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更大的“势”是中国发展的节奏,体制的架构。比如说,中国许多的地方政府一任大约只有五年时间,万达就借此“势”,用18个月的时间建成万达广场。换句话说,万达用速度满足地方政府“政绩”的需要——只有没有安全问题,这没有错——从而换取万达发展的空间。
万达的速度,让我想起猎豹,它是丛林中跑得最快的动物,瞬间捕抓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00多公里。华为人很乐意将自己比喻成土狼,将华为文化形容成狼性文化,万达人拒绝用一种动物来比喻万达。他们的理由是,虽然万达做商业也信奉互联网速度,以快为尊,但不是猎豹,因为在达到这个速度时亦是它最为危险的时刻,需要身体每个细胞极致配合,一旦不协调,功亏一篑。
前段时间,万达收购了全美第二大院线AMC,可以简单地总结万达完成了在文化产业链上的重要布局。而在万达这幕大剧中,王健林是导演。我自然地想到,王健林是文艺片的导演伍迪·海伦、科恩兄弟,还是导商业片的大导演斯皮尔伯格?
我私下问万达人,如上文所说,他们再次拒绝这样的贴标签。一个被访者说道:万达做的不是一个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要带有艺术家强烈的气质在里边,他们的浪漫,他们的个性,他们的魂,而王健林只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商人。
如果说,用非市场化思维、市场化手段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这是万达和王健林证明自己在“墙外”的洞见与魄力,那么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人,万达也只是一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司,这是万达与王健林与地方政府做生意的智慧。与“墙”近距离时,当一个庞大的机器在一道工序一道工序,按部就班地运转时,谁心态不好,不知道自己是谁,谁可能最先被淘汰。换句话说,王健林非常清楚,即便外面如何用“帝国”来形容万达,在内心深处商业从来就不是护身符,更遑论升官晋爵之道了。
《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有意与中国企业家网站的内容转载等业务合作者,请与市场部联系(电话:010-64921616-8657)。
21世纪网站|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中国经营报社网站|
世界经理人网|
每日经济新闻网|
BNET商业英才网|
价值中国网|
麦肯锡季刊|
哈佛商业评论网|
沃顿知识在线|
BCG咨询|
IBM价值研究院|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
野村证券|
IINSEAD智库网|
猎聘网|
商业评论网|
财经国家新闻网|
新浪财经|
网易财经|
腾讯财经|
凤凰财经|
东方财富网|
中国新闻网|
一财网|
华讯财经|
cri国际在线|
中国证券网|
大智慧|
中商情报网|
创业邦|
搜房网|
携程网|
天下金融网|
ZOL企业信息化|
华声在线|
Windin万点|
比特网CIO|
译言|
媒介网|
赛迪经略|
挖贝网|
商报供求网|
市场部|
中投顾问|
城市中国|
资金管理网|
会唐网|
android开发者社区|
DOIT|
21财经搜索|
阿里巴巴生意经|
人大EMBA|
中国时尚品牌网|
北京写字楼网|
上海房产网|
虎嗅网|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环球外汇网|
迈点网|
创业家|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