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央行连续逆回购投放流动性的影响下,近期资金面紧张程度相比之前一段时间出现了明显的缓解,多个期限的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呈现出普降态势。
人民银行于 9月4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50亿元7天期和4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品种中标利率持平于3.40%,14天品种中标利率较上周小幅 下探5BP至3.50%。可以看到,9月正回购和票据到期量共计560亿元,而逆回购到期规模为3000亿元,本月资金回笼规模达到2440亿元。
在央行连续逆回购投放流动性的影响下,近期资金面紧张程度相比之前一段时间出现了明显的缓解,多个期限的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呈现出普降态势。
中债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3日收盘,银行间回购利率中长端总体下行。具体来看,1天、7天、14天品种回购利率分别行至2.057%、3.389%和3.327%的位置。
然而,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7月降息之后市场一直在热烈盼望降准的兑现,央行选择持续逆回购虽然能缓解短期资金面压力,可也让市场神经时刻紧绷。
事实上,央行8月调控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持续性地利用逆回购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8月的前三周,央行连续扩大逆回购规模。不过,目前实施的逆回购主要是7天和14天,期限较短,要持续对市场流动性产生影响只能依靠滚动操作。
华龙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牟治阳表示,“由于9月资金缺口巨大,当前央行仍需要通过持续扩大逆回购规模(延长逆回购期限),或者降准,以一次性解决流动性问题。”牟治阳指出,“单从公开市场操作来说,继续逆回购的可能性较大,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考量,降准也势在必行,总之管理层不会让资金面过度紧张。由于国庆假期较长,因此28天逆回购操作出现的可能性很大。”
“9月是季末,又到了一个资金面敏感的时点。”一位商行交易员称,“季末一直都是银行存款争夺激烈的月份,尽管在今年贷款投放不足的背景下,存贷比的压 力对银行已经减小,月末流动性需求也跟随减弱。不过,从银行新增存款的走势来看,季末仍然增长较快,一部分来自于季末贷款投放派生的存款,一部分来自于理财账户到存款账户的搬家,这仍然会对资金面形成干扰。”
由此,鉴于逆回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紧张,而且持续扩张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不排除央行在9月会调降准备金率。
21世纪网站|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中国经营报社网站|
世界经理人网|
每日经济新闻网|
BNET商业英才网|
价值中国网|
麦肯锡季刊|
哈佛商业评论网|
沃顿知识在线|
BCG咨询|
IBM价值研究院|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
野村证券|
IINSEAD智库网|
猎聘网|
商业评论网|
财经国家新闻网|
新浪财经|
网易财经|
腾讯财经|
凤凰财经|
东方财富网|
中国新闻网|
一财网|
华讯财经|
cri国际在线|
中国证券网|
大智慧|
中商情报网|
创业邦|
搜房网|
携程网|
天下金融网|
ZOL企业信息化|
华声在线|
Windin万点|
比特网CIO|
译言|
媒介网|
赛迪经略|
挖贝网|
商报供求网|
市场部|
中投顾问|
城市中国|
资金管理网|
会唐网|
android开发者社区|
DOIT|
21财经搜索|
阿里巴巴生意经|
人大EMBA|
中国时尚品牌网|
北京写字楼网|
上海房产网|
虎嗅网|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环球外汇网|
迈点网|
创业家|
中国日报网|